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 :万泉河水清 古渡余韵长
发布时间:2023-03-20 19:56:43

  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

  万泉河水清 古渡余韵长(走进传统村落)

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:万泉河水清 古渡余韵长

  随一叶扁舟 ,海南海市河水顺万泉河而下 ,省琼行至三水交汇处,博鳌河面渐宽 ,镇留水流渐缓 。客村丘陵环绕处 ,清古椰林掩映间,渡余既有青砖黛瓦 ,韵长又有骑楼古道——留客村到了 。海南海市河水

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:万泉河水清 古渡余韵长

  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地处万泉河下游 ,省琼隶属古乐会县,博鳌毗邻博鳌亚洲论坛会址 ,镇留与古乐会县衙所在地乐城岛隔河相望。客村得益于优越的清古地理位置 ,元明清三代数百年间 ,渡余一直在此处设有官渡“流马渡” 。拥有400多年历史的留客村一度水运发达 ,商贾云集,也是海南著名的侨乡。

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留客村:万泉河水清 古渡余韵长

  如今 ,那些见证着岁月流转的古渡口、古驿道 、古宅院依旧保存完好,数百年间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。漫步留客村 ,脚下是古朴驿道 ,抬头是宝瓶栏杆。在这里,人们不仅可以观赏富有侨乡特色的旧居宅第 ,还可以漫步万泉河边,品读古渡历史 ,领略恬淡闲适、令人向往的田园栖居  。2016年,留客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。

  承接万泉河、九曲江、龙滚河三方来水,留客村岸线平缓 ,沿途椰影婆娑。

  村庄不大 ,但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,民居如星斗般散落河岸 。进村道又称明清古驿道 ,长约1公里 ,是历史上琼东地区的唯一官道。

  据当地县志记载 ,古乐会县曾长期是万泉河下游的商贸重镇  ,主要靠水路与外界交通 。留客村隶属古乐会县 ,是琼东第一大河万泉河水路和琼东唯一官路的交会点 。往来客商 ,遇风雨或者洪水泛滥  ,过不了河被滞阻在南岸,便在此处歇脚留宿 。久而久之 ,渡口变村庄,“留客”也因此得名。

  流马渡

  望见大海的方向

  河海相连,元明清数百年间  ,留客村一直设有官渡“流马渡”。而流马渡又有留客 、锡江、余家3座码头 ,万泉河上下游的客货船从此出发,可直下博鳌港出海,向北直航至湛江 、北海、厦门等地 ,向南直通东南亚等地  。昔日的行脚挑夫,从流马渡挑货进出对岸的乐城岛 ,再将货物行销到各地乡村 。

  如今 ,沿古栈道岔路行走百余米,锡江码头旁两块并立的石碑上,镌刻着上世纪30年代码头翻修时的捐建名单 ,字迹清晰可见 。村里的老人介绍 ,古碑上的名字多为侨民 ,他们归乡后翻新码头 ,立下此碑以作纪念。

  在琼海博鳌地区,几乎村村有侨民 ,留客村更是如此 。全村户籍人口405人,却有海外华侨华人2000多人,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光阴荏苒,岁月变迁。如今的流马渡已经卸下交通枢纽的“重任”,一条东西走向的滨河步栈道将3座码头串联,成了游人观光的好去处 。微风吹拂,夕阳下的万泉河浮光跃金,奔流不息 。不远处停泊的木船,复刻出村民出海谋生的情景 ,古渡无言 ,见证留客村的百年侨乡史 。

  蔡家宅

  承载故土的眷恋

  沿古驿道前行 ,“侨乡第一宅”的影墙渐入眼帘。倘若问村民 ,留客村哪里最值得一去?会得到异口同声的回答——蔡家老宅。

  蔡家宅占地75亩,由留客村蔡氏家族的蔡家森携兄弟蔡家炳 、蔡家锦  、蔡家鸿等人共同建造,于1924年筹备 ,1934年建成。

  宅院外围 ,是一排上楼下廊的沿街骑楼 ,主要由临街商住两用的排屋构成,前店后屋,前街后弄 。建筑底层的贯通人行道骑廊是骑楼建筑的标志 。骑廊既能遮阳又能防雨 ,既是居室的外廊,可供行人穿行 ,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。

  路过影墙和院落,古色古香又兼具异域风情的主宅便是蔡家森宅 。主宅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,既有东南亚地区流行的彩绘 ,也有欧式楼梯;既有“富贵牡丹”的传统浮雕 ,也有闽南古厝、宝瓶立柱 。

  行至中堂 ,一副对联格外醒目,上书“追源报本,祖恩莫忘” 。据介绍,蔡家森15岁下南洋闯荡 ,几经奋斗在当地开创家业 。但他始终不忘故土,多次回乡兴办学堂。时至今日 ,其创立的学堂旧址仍保存完好 。

  近年来,琼海市加大文物保护力度,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留客村内的蔡家宅、卢家宅等古宅民居进行保护修缮 。“古宅蕴含着侨民对家乡的眷恋 。我们将加强保护,修旧如旧  ,留住这份乡愁 。”海南八方留客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廖忠日说 。

  会客厅

  展现田园的生机

  距离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仅4公里  ,文化底蕴深厚的留客村如今成为服务论坛的重要场所。

  出蔡家宅,向西而望便是“留客民间会客厅”  。这里原本也是华侨宅第,2019年二次修缮后专门用来接待四海宾客。外观古朴轩敞,室内侨乡文化元素丰富多元。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,留客民间会客厅接待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大使和与会代表 。

  在会客厅不远处 ,一棵数十米高的重阳树映入眼帘。相传此树已有800多年树龄 ,冠如伞盖,花叶同放 ,树干需7人才能环抱。村民和游人都对这古树甚是喜爱,常常在树下乘凉 、休憩。在留客村 ,百年古树并不少见,这得益于村庄改造过程中的“三不一就”原则。“乡村改造过程中,我们始终遵循‘不砍树、不占田 、不拆房,就地城镇化’的原则,因此村子里古宅古树都得到了精心呵护。”博鳌镇人大负责人符文程说 。

  海南八方留客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正是被这一理念所吸引 ,2018年选择投资开发留客村 ,通过“公司+村集体+农户”合作模式 ,对村子进行升级改造。“我们在与景观品质协调、与文化属性匹配上下功夫。”廖忠日介绍 ,近年来 ,热带珍奇果园 、滨河景观带 、鱼稻共生园的兴建 ,为古村增添了一道道迷人的田园风光。

  古村新颜,不仅留住了客人 ,也留住了村民 。“鱼稻共生园里的莲花现在都由我负责 ,我们生活在风景如画的村里,幸福指数很高!”2019年 ,在外务工的周旋经回到村中,成为村内景区的一名园林管护员。现在村子美了 ,离家近了  ,收入也增加了 ,周旋经感慨道:“我要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这一池莲花 。”留客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蔡仁汉介绍 ,目前留客村有35人在景区实现就业 ,平均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。

  站立在热带珍奇果园的栈道亭台向北望 ,只见留客村中古驿道蜿蜒伸展,万泉河水流不息,古宅古树相映成趣 ,三五成群的游人漫步街头  ,享受着田园牧歌般的惬意 。往日通达四海的古老村落,如今再次焕发生机 。

  游览贴士

  从博鳌站驾车15分钟即可到达留客村。进村后可以先沿着古栈道步入蔡家宅参观,品味百年侨乡文化 。随后,前往留客民间会客厅   ,感受博鳌亚洲论坛的待客之道。当然 ,百年古树  、留客大戏台 、热带珍奇果园等也是游客们的必经之地。

  傍晚,滨河景观带和流马渡是最佳去处,在这里点上一壶鱼稻共生园自产的九品香莲茶 ,吹吹河畔微风 ,观赏夕阳坠入波光粼粼的河面,享受慢生活的惬意。夜晚 ,可到临河而建的民宿客栈及“星空屋”住上一宿 ,品尝嘉积鸭、万泉河鲜等琼海本地特色美食 。(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曹文轩) 【编辑:黄钰涵】

服务热线